摘要: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现实三大转变:由学习文件内容向领会文件精神转变;把领会到的文件精神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转化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感。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实现了这三大转变,才算是真正学懂文件精神、深入弄通理论脉络、认真做实育人要求。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
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已经由最初的文件学习和思想阐释向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阶段转化。对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讲,如何把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需要,又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
一、努力实现由学习文件内容向领会文件精神的转变
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当然要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献,要原原本本地学。但是,如果仅仅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论断新思想粘贴或复制到教材中,引用到课堂上,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学生肯定是不想听、不愿听,也听不进去。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实现由学习文件内容向领会文件精神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目标,但我们不能仅是简单归纳为提出了多少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掘这些新名词新概念所蕴含的精神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这就告诉我们,名词和概念只是现实事物的主观反映,概念的发展演进是现实世界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所以,学习党的文件不能仅仅是从字面上总结出多少个“新”,而是要把握这些新名词新概念所指向的新的客观现实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名词新概念,根源于对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近5年来的伟大社会实践,针对的是现实社会中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面向的是未来发展中的新目标新任务。把握了这些新名词新概念所反映的客观现实之新、发展趋势之新、战略部署之新,也就为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所以,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新名词新概念不应该纯粹从理论上来阐发,而是应该从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中去理解。因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角度来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回顾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新时代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正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可以清醒认识到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展望新时代确立的新目标新战略,可以欣喜地展望未来30多年的美好蓝图;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深入把握其丰富的时代内涵,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努力把领会到的文件精神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教育教学中改变机械式的粘贴和复制,真正把领会到的文件精神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应该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放到社会历史的演进、现实国情的剖析和发展趋势的展望中来认识,进而转化为适合教育教学的知识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提出以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成为思想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当前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不但应讲清楚这一重大判断的重要意义,而且应该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进入新时代的。一个社会的发展既是循序渐进的量变过程,也是有阶段性飞跃的质变过程。人们在关注一个社会发生质变时的重大飞跃之际,常常会忽视日积月累的量变进程。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方位判断,既需要关注发生质变的鲜明标志,又需要关注量变过程中孕育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出这是一个社会由长期量变引发部分质变的必然结果。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宣布的,但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具有着深刻的历史发展必然性,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极不平凡的近5年来长期努力的结果。所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既不能机械地理解,也不能片面地阐释,人为地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来。回顾我们走过的历史,立足我们面临的现实,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支撑这种历史必然性的因素至少有以下5个方面: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确立了未来30多年的新发展目标,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⑤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上述这些鲜明标志汇集起来,集中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局部性质变的历史必然性,所以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宣称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把文件精神转化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感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需要从思想内容上把握其精髓,又需要努力把新的教学知识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把文件精神转化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使命感。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青年学生密切关注的时代话题。围绕这个热点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立场出发各抒己见,学术争鸣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自信这个根本问题,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学者们在思想认识上莫衷一是,理论观点上大相径庭,甚至是针锋相对。这也成为不同专业学生共同面对的一个思想挑战。立足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我们就会对需要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这个重大问题有一个清醒而科学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里的文化自信,当然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但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这说明,把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的看家本领,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自信。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心,成为在当代中国坚守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
当前,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思想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如何在风云激荡的思想文化大潮中,保持清醒头脑,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多样的价值观念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在多变的思想格局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都需要有一个主心骨和一项看家本领。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个主心骨和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心骨和看家本领,根本在于这一科学思想已深入到对社会利益的深刻把握之中,揭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文化思想不能脱离现实利益这一社会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文化思想仅仅是局限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那么,同样可能使自己出丑。因为,科学的文化思想,既应该正确反映现实利益的深刻本质,又应该能够超越现实利益的局限性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这才是科学思想的真正社会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前,青年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人生阶段,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景,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具体来讲,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发展阶段,恰恰是青年学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创美好人生的奋斗阶段。第二个阶段即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成长于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会成为各个行业的业务骨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国家进步同行,青年学生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理解和领会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激发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烈使命感。
郝清杰,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