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30503)
一、专业解析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是法学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所属的二级学科。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和区域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立足衡阳,服务湖南,培养具有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过硬的师范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教育情怀深厚,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主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马列原著选读,政治学原理,伦理学,教育学原理,社会学,普通逻辑学。
(3)学制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发展与特色优势
本专业依托优质学科专业平台,立足衡阳,辐射湖南,深度对接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围绕明确的培养目标,积极推动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传承红色师范精神,厚植红色情怀;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致力于培育学生扎根地方基础教育的深厚情怀;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内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重要输出基地。
1.卓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
近年来,学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思想政治课系列精神,围绕本专业师范生亟需扎实理论功底、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开拓思维视野的实际需要,提出让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现实问题,多效并举,创新“卓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方式。一是突出红师背景:举办赓续“红色信仰”精神培育系列活动,扎实培养学生的师德情怀和红色文化血脉。通过场馆参观和文化讲座等,激励着他们扎根乡土、立足岗位、长期奉献和追求卓越,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情怀。二是夯实专业基础:举办“优师榜样”系列讲座,有效扩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视野,提前锤炼学生从教本领和技能。学院邀请省内外名师专家和中学优秀教师,向学生们传授学科理论知识和中学思政课教学、班级管理经验,全面提高职业素养。三是宽拓师范技能:实施“优师计划”,多效并举全面提升思政专业师范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科创和各类竞赛等系列活动,实现以赛促学,以创培优等优化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发展能力。
2.多措共举,全体提升培养质量。
一是以平台为牵引:学院是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校级“十三五” 重点建设学科;校级“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学院还拥有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基地、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二是以竞赛为抓手:以大学生科创大赛和师范生技能竞赛动员大会为契机,在全院营造良好的科研和技能实践氛围。三是以经典为依托:学院开设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在课外组织“初心读书社”,“初心理论宣讲团”以及邀请专家讲座等,引领学生读经典、悟原理,筑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四是以实践为途径:学院还通过“三下乡”和“理论下基层”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
三、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1.主要举措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突出教师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学分。
加强校地校校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按照“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省级示范中学”思路,积极构建“三位一体”(UGS)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学院先后与省内1所基础教育示范学校、3所优质特色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实施“三全育人”工程,聚焦核心素养。本专业综合改革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重点。
具体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学科知识素养、传统文化素养、教学技能素养和学习创新素养。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基础上,重点实施“三育人”工程,即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打造精品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以课程育人,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组织阅读中外文化经典活动,以文化育人,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组织演讲,培养教学技能素养。开展三下乡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学习创新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质教学团队。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以理论和实践为导向,凝聚团队力量攻坚克难;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凝炼自己的办学特色。
整合信息资源,拓宽教育视野。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度融合。搭建优质课程网络平台、远程教学直播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师生共享、校校共享和校地共享。
2.显著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全日制本科专业,于2020年成功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体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新突破。湖南省思想品德课骨干教师培训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培训团队。202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省级及其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5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60篇,其中CSSCI14篇。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20年以来,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为100%;学生道德素养明显提高,多名学生的先进事迹先后被衡阳日报、光明网、人民网相继报道;学生获得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计划项目15项,省级项目5项,校级互联网+创新穿各样项目8项,获得全国微课大赛奖项4项、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奖项8项。
教学改革成绩突出。202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优质课程3门;全国教学比赛获奖2次;省级教学比赛获奖6次;在衡阳市石鼓书院大讲坛分享讲座10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座1次。
科研成果丰硕。2020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6项,省级项目23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高水平教研科研论文40余篇。
教师团队建设成效显著。现拥有1个省级教师培训团队(湖南省思想品课骨干教师培训团队),四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哲学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团队、国际关系教学团队、教学法教学团队。
四、招生与就业
1.招生。本专业2025年面向高中生招生类型为高中(中职)起点培养师范生,每届招生规模90人左右,面向全国各省招生,以文科为主。
2.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90%以上的学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同时每年有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畅游学海;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公务员招考到国家机关、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担任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工作和管理工作,综合就业率达100%。
我系2022、2023、2024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4.34%、96.32%、97.23%;2022、2023、2024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分别为,35.6%,37.8%,38.4%;考研录取率分别为71%、63%和68%。
创设至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为乡村中学培养学科骨干和专业人才近2000余人;从这里走出的莘莘学子,成长为党政军群各级机关、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骨干,成为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初心不变;担当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大任的主人翁。
欢迎报考衡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